创新奇智CEO徐辉:让机器人本体背后的“大脑”更灵活 需做好模型本身、数据积累、应用拓展三件事-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28 10:26:4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创新奇智CEO徐辉:让机器人本体背后的“大脑”更灵活 需做好模型本身、数据积累、应用拓展三件事

字体:

  8月26日,创新奇智与Bentley联合发布基于创新奇智多模态工业大模型的生成式AI设计产品——iPID(智能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该产品具有从静态图纸到PID图的智能化生成能力。“iPID是创新奇智的智能化工业软件ChatCAD在Image-To-CAD方向的成功实践。”创新奇智CTO张发恩表示。

  iPID是创新奇智在智能化工业软件的最新产品,8月25日创新奇智在中期业绩会上展示了其关于“AI+制造”的多款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奇智CEO徐辉在业绩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创新奇智业务均衡发展,业绩表现为创业以来的最佳水平。此外,徐辉认为,让机器人本体背后的“大脑”更灵活,需做好模型本身、数据积累、应用拓展三件事。

  在8月25日的中期业绩会上,创新奇智展示了公司立足“AI+制造”的最新技术与产品。工作人员在操作区发出“帮我拿一瓶可乐”的语音指令后,远处的AGV便启动并运行至货架,用自带的机械臂通过视觉识别,精准从货架中找到可乐,随后运送至指定的位置。这便是创新奇智在工业具身智能领域的核心产品ChatRobot展示“一脑多体”的应用。

  “用一个‘大脑’,驱动各种各样的本体,柔性、协同处理所有要处理的任务,做到人类同等水平,是我们开发ChatRobot的目标。”徐辉表示,通过多模态工业大模型去驱动机器人本体,推动智能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场景的落地。

  不过,创新奇智在展示ChatRobot“一脑多体”的应用时,运行中的机器人行动缓慢也受到关注。

  “目前,机器人翻跟头的速度很快,但是叠衣服的速度很慢。”徐辉表示。

  张发恩表示:“工业机器人生产自动化需经历三个阶段首先,自动化阶段是没有‘眼睛’的,动作非常快,但是特别死板;其次,融入工业视觉平台,可以帮助机械臂定位,有‘眼’但没有‘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不够智能;现在需要进入一个更加智能化的时代,工业机器人需要在复杂的环境里柔性作业,达到人类的水平。”

  张发恩认为,机器人生产从自动化进入到智能化阶段,不需要特别快的速度,而是操作需要更加“稳”和“准”。机器人真正走进工业、商业和家庭,需要“本体”和“智能”两大技术,其中,“智能”是最难实现的。

  如何让机器人本体背后的“大脑”更灵活?徐辉认为,需要做好模型本身、数据积累、应用拓展三件事情。

  今年上半年,创新奇智实现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22.3%;毛利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35%。经调整净亏损大幅收窄至668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740.8万元。

  创新奇智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以AInnoGC工业大模型为底座,AI智能体为引擎,工业机器人和工业软件为应用两翼的科技企业。重点推进大模型产品在工业软件、数智软件、工业物流、智能装备等业务场景的应用落地。

【纠错】 【责任编辑: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