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世锦赛中国队前瞻:瓢泼大雨“练硬仗”-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28 14:54:46
来源:新华网

射箭世锦赛中国队前瞻:瓢泼大雨“练硬仗”

字体: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记者王楚捷、林德韧、胡佳丽)27日,北京下起了大雨,中国射箭队顺势把队内对抗赛切换到“雨战”频段,按实战节奏演练,冲刺将于9月5日在韩国光州揭幕的射箭世界锦标赛。“这是今年最重要的赛事,队伍将全力以赴。”中国射箭队领队穆勇说。

  穆勇介绍,本次世锦赛参赛阵容以“选拔+积分”的方式从去年冬训开始逐步确定,反曲弓男队有李中原、考文超、王岩,沿用巴黎奥运会班底;反曲弓女队在“定盘星”李佳蔓外,小将朱静怡、黄雨薇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我们更强调通过比赛提升比赛能力,不以名次给运动员施压。”穆勇说。

  2025射箭世锦赛中国队参赛名单。图片来自中国国家队官方社交账号

  进入洛杉矶奥运新周期,本赛季首先打响的世界杯分站赛成为最直接的“试金石”。4月美国奥本代尔站,中国队摘得反曲弓男、女团体金牌,李佳蔓收获女子个人铜牌;5月回到上海本土作战,拿到反曲弓女团、混团两枚银牌;7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再获女团银牌,李佳蔓再摘个人铜牌。穆勇表示:“女队今年稳定性明显提升,基本每场能保证两人打进个人前8,甚至具备前4的竞争力;混团虽然没有额外‘加课’,但整体发挥回升。这次世锦赛不管男、女团体,混团还是个人,我们都有冲击奖牌的可能。”

  5月11日,亚军中国队选手黄雨薇、李佳蔓、朱静怡(从左到右)在2025射箭世界杯上海站女子反曲弓团体赛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穆勇介绍,此次世锦赛推出全新赛制,运动员需要在一天之内从个人排名赛直接衔接完成3个团体项目的淘汰赛,这一赛程安排此前从未有过。

  按照具体赛程,9月9日上午先进行反曲弓男、女个人排名赛,下午随即展开反曲弓男、女团体及混合团体淘汰赛,其中从男、女团体淘汰赛末场结束到混合团体首场开赛,间隔仅约15分钟。对于身兼个人、团体、混团三项的核心队员来说,这样的赛程不仅意味着体能层面要承受高强度考验,更需在短时间内完成节奏调整与心理状态复位,堪称一场“满负荷大考”。

  “我们最重要的三个项目,一天内全部都要打,这天(的表现)对世锦赛能否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穆勇说,“以往排名赛与团体赛间隔一天,有时间调控运动员思想、平复情绪,此次个人排名赛结束不久后就会开始团体赛的比拼,队员们的思想调整尤为关键。”

  穆勇介绍,针对9日的密集赛程,队伍专门制定了从团体转项至混团中间约30分钟的准备方案,覆盖思想引导、体能与精神疲劳恢复、器材微调等环节,并邀请北京队合练进行全流程模拟。“希望让运动员适应新赛制,做好各方面准备,力争做到知己知彼。”

  8月27日,中国射箭队队内对抗赛现场。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为应对世锦赛实战,中国队在7月30日至8月15日赴韩国外训。“先去了世锦赛赛场训练,当时韩国国家队也在场,一方面与其合练,另一方面重点熟悉光州的场地、气候和地形条件,帮助运动员在心理上提前适应环境。随后队伍转至韩国醴泉郡训练,与当地职业队、大学生队进行了几场对抗赛,让队员找到比赛感觉。”穆勇介绍。

  “队员去光州适应了赛场,整体感觉还不错,回来对世锦赛赛场有了大致的心理模拟。我们也会让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主动从思想上模拟赛场,为比赛建立应对策略。”中国队教练龙林桥表示,“赛前教练组更注重运动员的思想引导和赛事体能储备,告诉运动员将注意力放在自身,坚定信念,按预案执行就行。”

  “光州赛场比较开阔,大小和我们现在的训练场地差不多,赛场后方有一处大看台,观众席数量不少。在队员的参赛预案中,如何应对韩国主场的节奏与干扰也是重点之一。”龙林桥说,“今天北京的风雨练得很‘值’,关键是注意力不要被环境带走,把精力放在每一支箭的稳定执行上。”

  8月27日,中国射箭队队内对抗赛现场。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射箭项目国际竞争格局在本赛季出现新变化。“还是那些老对手,但今年美国队进步很大;中国台北队、日本队在近几站世界杯赛事中表现也不错。”穆勇分析,射箭项目传统霸主韩国队的优势并不神秘,关键在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厚度”与环值稳定,“我们团体赛能打出58、59甚至60的高环数,但也会很随意地打出52、53的低环值,关键是减少失误,把‘远箭’(环数低于9环)控住。”

  针对洛杉矶奥运会射箭项目增设的复合弓混合团体小项,穆勇介绍,本次世锦赛中国复合弓队以江苏队为班底组建,王九一、李明星两名参赛队员均由反曲弓转项,复合弓系统训练不足半年,这是中国队历史上首次派队参加世锦赛复合弓项目。“目前国内复合弓项目处在‘从0到1’的起步阶段,我们计划冬训期间正式组建复合弓国家队,借助全运会增设项目的契机加速人才培养与体系建设。”

【纠错】 【责任编辑:贾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