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北京市快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启动公示,听取公众意见。《规划》提出,围绕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打造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的大型快递专业园区,全市快递末端网点数量不宜低于3500个。
近年来,快递规模经济效应持续放大,快递基础设施已成为承载民生服务、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规划》探索将快递基础设施建设与现有物流和交通基础设施统筹布局、综合利用,推动快递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网络结构不断优化、物流成本稳步下降。
《规划》提出,构建“双核引领、六区联动、多点支撑、五廊贯通、一带协同”的空间格局。其中包括,围绕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打造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的大型快递专业园区,形成全市快递服务及相关产业集群的两大聚核;依托顺义空港、平谷马坊、通州马驹桥、大兴京南、房山窦店、昌平南口六大物流基地,布局快递分拨中心、快递仓配中心;因地制宜布局若干快递集中作业点及快递区域分拨点,共同构成全市快递基础设施网络;沿京开高速、京沪高速、京津高速、京港澳高速、京平高速打造快递基础设施贯通运作的主廊道等。
在设施数量上,《规划》提出,全市共规划快递综合处理设施约20处,包含快递专业园区、快递分拨中心、快递仓配中心等;规划快递区域作业设施约100处,包含快递集中作业点、快递区域分拨点等。此外,还要重点结合居住区、商业区、高校等人口密集地区布局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包含快递末端网点、快递服务站、智能快件箱等,其中全市快递末端网点数量不宜低于3500个。
此外,近期将结合重点地区分布及整体布局要求推进快递集中作业点建设,完善智能快件箱网络化布局,实现中心城区10分钟快递服务圈全覆盖。
据悉,此次《规划》由市邮政管理局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组织编制。公众如有意见,可于9月19日前通过邮箱kdghyjzj@163.com反馈。(记者 陈雪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