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借RCEP东风,破关税困局

2025-07-04 14:58:25 来源: 《环球》杂志

2024年6月13日,途经马来西亚关丹港的“海丰博多”轮在广西钦州市的钦州港集装箱装卸自动化码头进行装卸作业(无人机全景照片)

  文/《环球》杂志记者 毛鹏飞 李奕慧(发自吉隆坡)

编辑/马琼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核心位置,有“亚洲十字路口”之称,是进入东盟市场和前往中东、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重要门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使其成为国际贸易和物流的“中转站”,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充分释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自贸协定红利,加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尤为迫切。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正积极推动合作应对挑战,以维护区域供应链的开放性和弹性。

美对等关税冲击马来西亚出口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开征所谓“对等关税”。美方声称马来西亚对美商品征收约47%的隐性关税,作为“对等回应”,决定对所有来自马来西亚的出口商品加征24%的关税,还称这是“打五折”的处理方式。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对美方指控予以驳斥,称其“缺乏坚实的经济理论依据”。在5月5日召开的国会特别会议上,安瓦尔表示,“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美国的这一决定势必会对马来西亚的出口表现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马来西亚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外贸依存度长期超过100%,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电子产品、石油、天然气、棕榈油和化工品等。

  2024年,美国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出口市场,所占份额达到马来西亚出口总额的13.2%。因此,美国加征关税以及其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势必对马来西亚的对外贸易部门带来连锁反应。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指出,受关税冲击的主要行业包括电气与电子产品(不含半导体)、机械设备、光学与科学仪器、橡胶制品、家具制品及棕榈油等。

  马来西亚是美国先进制造产品的重要供应来源地之一,在电子制造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地位。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数据显示,2024年,电子与电气产品占马来西亚出口总额的39.9%,同比增长4.5%,达6011.8亿林吉特(约合1262.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尽管此次美方关税政策中,半导体产品暂时获得豁免,但其余电子与电气产品仍面临高额关税,马来西亚半导体产业协会表示,这一关税措施可能削弱马来西亚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豁免期限的不确定性也将打击投资者信心。

  此外,马来西亚家具、纺织、橡胶、塑料等传统制造业同样受到冲击。多家行业协会联合发声,敦促企业积极开拓多元出口市场,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

  特朗普宣布启动“对等关税”政策后,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迅速将马来西亚2025年GDP增长预期从5%下调至4%。该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表示,最终经济走势仍取决于90天关税缓冲期内的谈判进展、美国是否进一步加码贸易限制措施,以及相关国家可能采取的反制行动等。

RCEP拓展区域经贸合作新空间

  “对等关税”阴云下,东盟国家普遍面临出口下滑和供应链受阻的困境。不过,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而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既是挑战,也带来更大机遇。

  4月16日,RCEP智库联盟召开的“全球自由贸易走向与RCEP角色”专题研讨会上,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执行董事翁忠义表示,RCEP通过降低区域内关税、协调原产地规则以及促进无缝跨境供应链,构建了一个内在缓冲机制,以抵御外部冲击。

  4月中旬,马来西亚东海岸关丹港,“海丰太平洋”号集装箱货轮鸣响汽笛,满载冷链货品驶向中国广西北部湾港,标志着两座港口之间新航线的开通。关丹港是中马正在携手建设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简称马东铁)所联通的重要节点。这条承载着马来西亚人发展愿景的交通动脉,使用了不少马来西亚本土制造的钢材,而其生产企业联合钢铁(大马)集团公司正是关丹“城市名片”——马中关丹产业园内的明星企业。

  对当地年轻人来说,能在马中关丹产业园工作令人羡慕。10年前,父母告诉仍在求学的凯利,当地开始建设“一条新路”,即将兴建一个“中国投资的工厂”,建议他毕业后回来找找机会。如今,这条“新路上的工厂”——联合钢铁(大马)集团公司已发展成马来西亚规模领先的钢铁公司。凯利已在这里工作8年,是企业约4000名本地员工中的一员,获得满意的职业发展。

  “‘两国双园’项目为关丹带来了发展机遇和就业岗位。”凯利说,“我期待着关丹成为对世界越来越重要的贸易物流枢纽。”

  联合钢铁(大马)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胡玖林介绍,联合钢铁促进了马来西亚钢铁产业发展、创造外汇收入,也直接带动了当地就业、提升了关丹港码头吞吐量,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在美国市场越来越难以进入的情况下,RCEP统一大市场或将成为区域内各成员应对美国贸易战的重要依托。中国正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政策,两项政策的叠加将为RCEP成员提供巨大的出口市场和投资空间,推动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新的区域消费中心。

  截至2024年,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两国双园”持续发力,不断深化产业协同发展;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沿线地区互联互通水平。

  今年4月,在位于中国广西钦州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内,广西自贸区闵和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4个大型棕榈油罐完成主体安装。这一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力推动产业园成为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棕榈油等产品进口、贸易和储运转口的集散地。

  “对我们这样需要进口大宗原料的企业来说,这里的区位优势特别突出。”担任公司总经理的马来西亚人潘南达说,进口棕榈油原料经过公司精加工后,再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海铁联运优势,便捷地发往中国中西部市场。

  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钦州港背靠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马中关丹产业园和关丹港则面向马来西亚东海岸,并有望在马东铁路建成后,激发更大的海陆联运潜力。从广西沃柑到甘肃洋葱等丰富的产品,将乘着海风,抵达马来西亚和东盟其他国家市场。

  40岁的关丹港新深水码头运营主管穆罕默德·努尔·阿兹利是本地人,先后在老港区和新建成的港区工作,亲眼见证了港口和园区的一步步发展——小厂房变成大厂房,远处的山地也纳入产业园区。“在关丹港工作10年,成为马中合作的亲历者,让我感到很自豪。”

  他常回想起入职后不久去广西防城港的培训经历。“港口那么先进,工业化水平那么高,让我感到震惊,也让我下定决心要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家乡。”他说。

  近年来,依托马中关丹产业园和当地政策支持,关丹港的货物结构优化,高品质原材料进出口增加,新能源材料、汽车配件等产品正在成为新增长点。

  全长600多公里的马东铁建成后,将连通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经过关丹后,铁路继续向北部延展。“马来西亚东海岸比西海岸发展相对落后。马东铁项目的建设将极大提高东海岸交通便利程度,进而带动农业、旅游业、制造业等各类产业协同发展。”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告诉《环球》杂志记者。

这是2023年12月11日在马来西亚彭亨州首府关丹市拍摄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马东铁)项目轨道工程启动仪式现场

  1974年,中马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不足2亿美元。2023年3月18日,RCEP对马来西亚正式生效。根据协定,中马两国将实施更多市场开放承诺和关税优惠。马来西亚出口的加工水产品、可可、棉纱及织物、化纤、不锈钢、机械设备和零部件,以及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和化工品等将获得新的关税减免。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到2024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已高达2120亿美元,再创新高。展望2025年,双方贸易合作有望在现有坚实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深化,迈向更高水平。

  此前,马来西亚出口到中国的商品需要繁琐的认证和申请程序。RCEP的生效极大简化了认证和海关程序,加速商品流通,对快运、易腐货物尽可能6小时内放行等规定,为马来西亚的优势产业发展和特色产品出口提供了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驶向中国港口的“海丰太平洋”号集装箱货轮搭载的马来西亚招牌产品中,就有深受中国市场认可的猫山王榴莲。依托“海上互通、陆上联动”的优势,采用冷链运输保鲜技术的鲜食榴莲能让中国消费者饱享口福。

  马来西亚国际榴莲产业发展联合会秘书长张健豪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对榴莲这种高附加值又易腐的生鲜农产品来说,通关效率决定品质与售价。得益于RCEP框架下贸易便利化、通关程序简化,马来西亚榴莲进入中国市场的效率与速度不断提高。

  “以往只有大型出口商才能承担高昂的物流和清关成本,如今,在RCEP提供的政策配套与物流技术支持下,越来越多中小业者也能通过电商平台或企业对企业(B2B)采购链,让产品直达中国二线三线城市甚至乡镇市场,扩大了市场覆盖面。”张健豪说。

RCEP更大效能有待释放

  RCEP正式生效以来,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合作持续升温。与此同时,RCEP规则在该地区的应用尚处于逐步推进阶段,其潜力正待进一步挖掘,政策红利释放进程也在稳步推进中。

  以马来西亚为例,根据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MITI)发布的数据,自2022年4月至2024年2月,MITI共签发了3307份RCEP原产地证书,总货值约为11亿林吉特(约合2.3亿美元)。当前,马来西亚企业在享受RCEP关税优惠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此外,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2022年下半年的一项企业调查也显示,目前有9%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RCEP规则,这标志着企业在RCEP规则应用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企业在了解RCEP相关知识方面,存在逐步深化的过程。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2024年发布的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一受访企业目前对RCEP还不太熟悉,不过其余受访企业也在积极学习,对包括如何享受优惠税率等知识的了解正在逐步加深。

  马来西亚东南亚社科研究中心总裁兼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秘书长梁志华指出,目前企业在贸易安排选择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不少企业仍在使用东盟货物贸易协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等既有自由贸易安排,这也体现了企业在贸易合作中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的策略。

  他进一步指出,RCEP所设定的原产地规则对企业的合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企业须提交详实的文件材料以证明其产品符合享受关税优惠的资格。对于缺乏专门合规团队的中小企业而言,这确实是一个需要逐步适应和克服的挑战,不过随着企业对RCEP规则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也将更好地融入RCEP带来的发展机遇。

  在2024年8月30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在吉隆坡联合主办的“RCEP规则利用率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建议,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优化原产地证书申请流程、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并强化区域协作网络。

  在全球贸易格局动荡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表示,随着RCEP进入实施第三年,协定“提质升级”已成为迫切需求。充分发挥RCEP机制优势,不仅有助于增强东盟国家在供应链安全方面的韧性,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更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互联互通与自主发展,助力构建更稳定、可持续的区域经济体系。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