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小国大外交”显实力

2025-07-03 22:58:31 来源: 《环球》杂志

2023年11月10日,埃及总统塞西(右)在开罗会见卡塔尔埃米尔塔米

文/于雪茹

编辑/吴美娜

  近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启动新一轮关于加沙地带停火与被扣押人员交换的谈判,卡塔尔是本轮谈判的斡旋方之一。

  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塔米姆4月中旬访问俄罗斯时,两国元首“就俄卡关系,乌克兰和中东局势交换意见”。鉴于当时俄乌停火谈判陷入僵局,形势微妙,卡塔尔埃米尔的访问让部分观察家产生猜想:“卡塔尔会是俄乌停火的关键一环吗?”

  卡塔尔尽管国土面积小,但早就享有“小国大外交”的美誉,尤其是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动荡时局中,不时彰显自身外交特色和实力。

国际舞台“穿梭客”

  卡塔尔地处波斯湾南岸,占地面积只有11521平方公里,人口总量305万。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从人口体量来看,卡塔尔都算是一个“小国”。然而,这样一个“小国”,却一直致力于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问题和区域争端,在纵横捭阖之间,“刷出了”远超自身体量的“存在感”。

  2020年2月29日,美国和阿富汗塔利班在多哈签署和平协议,为历时超18年的阿富汗战争画上句号。卡塔尔作为代表之一出席了签字仪式。多哈协议的签署,让阿富汗民众暂时获得安宁。2021年8月30日,美国政府完成从阿富汗撤军。

  在其他地区争端斡旋方面,卡塔尔的努力也取得了效果。比如,卡塔尔介入也门政府与胡塞武装的停火谈判。2008年2月,双方在多哈签署和平协议。2011年7月,苏丹政府与达尔富尔地区反对派“解放与正义运动”在多哈达成协议。2022年,乍得过渡政府与44个反对派团体在多哈展开和平谈判。

  另据路透社今年4月5日消息,刚果(金)与反政府武装“M23运动”此前在卡塔尔进行闭门会谈,实现了“M23运动”在刚果(金)东部发动闪电攻势以来双方的首次接触。内部人士表示,会谈取得了积极进展,下一步谈判仍将在多哈举行。

  面对持续至今的新一轮巴以冲突,卡塔尔从一开始就在发挥调停作用。今年1月15日晚,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宣布,以色列与哈马斯已就加沙地带停火达成协议。卡塔尔作为斡旋方之一,受到国际社会瞩目。

财力雄厚底气足

  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博弈始终围绕着经济实力这个轴心运转。卡塔尔能纵横捭阖,国家拥有的雄厚财力给了它底气。

  卡塔尔埃米尔4月访问俄罗斯的成果之一就包括,卡塔尔宣布向俄方追加投资。至此,卡方在俄罗斯的投资总额将超过130亿美元。

  5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其第二任期内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出访,卡塔尔赫然出现在被访国家之列。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的本次出访,主要就围绕资金问题。

  美国白宫5月14日发表声明说,美国与卡塔尔当天签署总价值超过2435亿美元的多项协议,包括卡塔尔从美国购买波音客机和武装无人机等项目。美国2022年认定卡塔尔为“重要非北约盟友”,美军驻扎的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

  观察人士判断,卡塔尔之所以成为巴以冲突的合适调解方之一,不仅由于其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巴勒斯坦民众表达人道主义同情,更重要的是其曾经对哈马斯提供过真金白银的帮助,以及在此过程中双方建立了信任。公开资料显示,卡塔尔设立了重建加沙地带委员会,通过资金和物资援助等方式助力加沙地带建设、民众生活等。

  卡塔尔的巨额财富主要来源于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为卡塔尔国内政局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卡塔尔输出政治观点、确立国际话语权提供了条件。

  根据当前已探明的储量,截至今年4月,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在全球排在第3位,石油储量排名第14位。当前,卡塔尔还是液化天然气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向中国、欧盟等出口天然气为其积累了巨额财富,使其一跃成为世界上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多年前的“阿拉伯之春”导致多个中东政权在动荡中倾覆,体量不大的卡塔尔却保持住稳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民众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因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卡塔尔不仅可以承担会议、谈判等开支,还可以为冲突方提供直接经济援助,为参与斡旋打下根基。

2月19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左一)在首都德黑兰与到访的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左三)检阅仪仗队

多元发展蓄后劲

  卡塔尔外交上的成功,也得益于其多元发展模式下构建的多边关系,“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卡塔尔几乎从不排斥与任何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合作。据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卡塔尔》,2022年,除中国外,印度、韩国、日本、英国为卡塔尔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贸易进口国。此外,卡塔尔还摒除宗教政见的差异,在天然气开采领域与伊朗开展了有效合作。

  不仅如此,卡塔尔还积极推进多元经济战略,构建起以能源经济为核心,民用工业、旅游经济为辐射的多元发展格局。为减少对能源出口贸易的依赖,卡塔尔发展了一批能源密集型民用工业,生产化肥、钢铁、水泥等产品,使国内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2018年,在海湾国家断交封锁危机背景下,卡塔尔埃米尔前往拉美多个国家,包括秘鲁、厄瓜多尔、巴拉圭和阿根廷等国,强化多元合作,构建多边联盟。2017年10月,据路透社消息,卡塔尔对80个国家提供免签,带动国内旅游业发展。

  在处理区域争端和国家摩擦方面,卡塔尔同样秉持多元对冲的理念。除了积极寻求域外大国的支持,它还积极发展与周边地区和国家关系。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4月1日消息,卡塔尔首次与以色列和美国一起,参加了“德尔斐的驾车人2025”联合空中演习,向外界传递出卡塔尔与以色列关系不断加强的信号。

  今年2月,卡塔尔埃米尔出访伊朗,再次强调“对话是解决冲突的唯一途径”,“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是两国关系的基础。面对“被孤立”的阿富汗塔利班,卡塔尔与其交好,提供技术援助,帮助重启喀布尔国际机场,在多哈设立塔利班办事处,成为塔利班对外政治事务的窗口。

  当然,“小国”卡塔尔的“大外交”成效,也受到多方力量的作用和掣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国际冲突调解中,大国意志往往对谈判进程具有决定性影响。以斡旋巴以冲突为例,美国作为在中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域外大国之一,其外交政策的单边主义倾向和“美国优先”原则,决定了其行为的多变性,从而严重影响加沙谈判的走向。此外,冲突双方在核心诉求上,如领土主权、能源安全等方面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不对称的力量对比,预示着斡旋停火谈判等将面临长期而复杂的挑战。

  (作者系北方民族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