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5日电(黄海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一场颠覆传统生产逻辑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大量制造企业正面临“内卷式”竞争的深层挑战,产能过剩、价格战加剧等问题交织,行业亟需探索一条以技术驱动、生态协同为核心的破局路径。
AI全环节赋能升级 中国正步入“智造时代”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予制造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倒逼行业加速迭代升级,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变革,中国正快马扬鞭步入“智造时代”。
近期,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了我国在产业数字化方面的发展成果。截至2024年底,智能化转变、数字化改造加速推进,建成了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据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2024年,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居全球第一。”金蝶中国执行副总裁、经营中心总裁赵燕锡近日在“AI+管理 成就不凡”金蝶云·星空领先制造城市峰会上表示,制造企业破局内卷困境,需乘“数”而上,紧抓AI时代机遇,探寻自己的数智化成长之路。
在全球产业链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仅需要龙头企业的引领,更需要一大批在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成长型企业。赵燕锡说,很多专精特新企业具有持续研发投入大,海外收入高等特点,在政策引导、金融支持、技术创新和生态赋能的合力下,成为补链强链的关键力量。中国制造正在从制造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跃迁。
他认为,AI时代制造业的价值链正面临重塑。传统的微笑曲线(重视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和武藏曲线(强调提升制造环节附加值)都不足以解释现实。赵燕锡表示,“AI时代,制造业的曲线是一个新的数字化曲线,它会高于原来传统的曲线,因为数字化可以给企业所有环节带来效率提升,推动更好地创新,所以附加值也更高。”
洞悉九大变化 拆解制造业破茧蝶变机理细节
赵燕锡分享了对制造业发展的深刻洞察,他认为制造行业正发生九大变化,企业唯有拥抱变化,在作战体系(研发、营销、供应、制造、服务等)和支持体系(财务管理、流程与IT 、组织文化等)实现系统升级,才能实现高质量增长。
首先第一个变化是从逆向工程向正向研发转变。传统制造业是拿着标杆企业的产品拆解之后,从详细设计图纸开始进入工艺研发和试制阶段,仿制产品缺乏竞争力,进入价格内卷螺旋。正向研发则是洞察客户需求,自主研发定义产品,完成功能架构和物理架构设计,再进入工艺和试制阶段。这一过程系统提升企业可持续架构性颠覆性创新能力,中国企业2024年发明专利达104.5万件,数量和质量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不少企业担忧研发投入带来成本压力提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英搏尔案例证实了正向研发不是成本,而是回报可观的价值投资。为了在新能源零部件行业保持领先,英搏尔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在7%-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5%。金蝶云·星空PLM帮助英搏尔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其核心技术创新产品集成芯+800V体积减小50%,功率密度提升32%,可无缝迁移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相关系统。这一技术成果直接拉动营收增长72%,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毛利率超汽车业务17%,渐成公司强劲增长极。
第二个变化是生产制造环节从静态计划到动态计划的转变。制造企业面对客户需求高度定制化和实时变化的新挑战,需要数字化平台整合调配实现需求和产能动态平衡,系统动态调整计划、多级滚动、自动排产,形成柔性生产能力,满足客户临时插单、交期提前、物料短缺等场景。另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圣龙利用金蝶云·星空动态计划能力,实现计划动态快速调整,计划效率提升50%,供货及时率提升13%,交期缩短30%。
此外,他还列举了同步发生的其他变化,具体如下:
从规模化生产到柔性化生产 从专机专线固定次序到单元式柔性设备,可重组并多型号同线混产,实现设备、流程、供应链、人员柔性统筹;
从采购交易协同到供应链网络协同 实现采购从点到点交易,转变为覆盖供应链全环节(包括设计、寻源、计划、采购、质量、制造、结算)的网络化协同,这是高效供应链体系构建的底层架构;
从压货式经销到共赢渠道生态 与经销商共同经营终端渗透率、覆盖率、上架率、新品率、动销率、人效比、坪效比、费效比等核心渠道指标,数智化支撑商品流向管理、库存管理、订货业务,经销商一键下单,AI辅助一单到底。品牌区域渗透率和经销商动销率都获得明显提升。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启全球化之路 从通过跨境电商实现产品出海,到在海外布局产线和供应链的生产出海,进而将研发、供应链、营销、工程都设在海外的品牌出海,再到核心价值链全球分布的全球化运营,不同企业在出海的道路上层层进阶,破解伴随全球化出现的全新挑战,如全球化架构、本地化运营、财税合规和集团管控,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
财务角色地位变化——从核算型财务到业务伙伴 财务不再是“账本先生”,而是通过精细化核算深度赋能业务,以管理型报表展现产品线损益、事业部贡献度、区域盈利地图等,不再只服务于管理者,而是为不同业务单元提供经营分析报告。
组织结构变化——从科层组织向创业家模式合伙人组织架构转变,解决组织内耗、创新性不足等问题,以合伙人的角色定位进行价值驱动、协同共创,全员经营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管理信息化变化——从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到EMAI(企业管理AI)AI重塑制造业数字新能力,实现研产供销服务一体化、业财票税档一体化、人力协同一体化、项目运营一体化。
金蝶推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下沉落地,转化成贴近制造企业应用场景的智能体(Agent),以金蝶云·苍穹AI原生平台为底座,通过MCP/A2A协议接入第三方工具或智能体,打造AgentHub协作网络(即企业智能体协作网络)。
PLM云推动快速迭代研发,供应链云实现动态供应链协同,制造云构建分布式制造网络,全渠道云实现社群化渠道共生,人力云灵活应对新型组织变革需求,智能体协作网络支持企业全球化运营等,金蝶以数智化撬动利润增长,创造AI赋能实体经济的便捷性和可行性。
更多的变化正在发生,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的背后,是势如破竹的汹涌力量。当制造业遇上数字文明,我们迎来的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全新可能。这场深刻变革没有退路,但闯过去,便是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