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徐曼曼)2025年是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出台及公募佣金新规落地后的首个完整年度。伴随一系列政策规定的密集落地,券商过往依赖公募基金分仓佣金的主流盈利模式面临转型压力。在此背景下,各大上市券商纷纷通过强化研究能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深耕区域产业及构建协同生态等路径,探索差异化的竞争突围之路。
“研究业务不应止步于信息生产,更要成为引领投资决策、驱动公司业务的‘发动机’。”在与新华网记者的深度对话中,新任信达证券副总经理程远以买方与卖方双重视角,揭示了券商研究从“独立分析”向 “生态赋能”的转型逻辑。这位推动信达证券向“研投一体化”跃迁的行业资深人士强调:金融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搭建“产业与资本”的连接桥梁——既要成为深耕行业的产业专家,更需以金融视角输出精准价值判断。
这种双重能力的构建,或许正是信达证券在投研革新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信达证券副总经理程远接受采访。新华网 陈延特 摄
机制革新:深度研究为核,协同生态激活实践价值
在券商纷纷推进业务革新、重塑核心竞争力的进程中,研究所改革成为券商业务转型的深度缩影。程远指出,行业发展正从规模扩张阶段转向“精品化”与“深度专业化”转型,而信达证券构建的投研一体化协同机制,已成为其在行业变革中实现突围的核心关键所在。
时间回溯到2019年下半年,程远加盟信达证券研究所。彼时,公司研究业务以对内服务为主。程远到任后的首要任务便是推出市场化考核机制,打破资历壁垒,实行严格的“业绩导向”,为团队注入新活力,并成功吸引并激活了大批有实力但尚未成名的分析师潜能。
在加入信达证券之前,程远曾担任东兴基金投资总监兼研究总监、华泰证券三大消费领域首席研究员等职务,具有买方与卖方双重背景。正是这一独特背景,使其能够更加深刻洞察研究的本质价值。他强调,“研究深度是立足之本。买方机构最核心的需求是能带来真实投资价值的深度研究,而非浮于表面的服务。”他也将这一理念深度融入信达证券研究业务的实践中。
据其介绍,依托母公司中国信达集团作为资产管理公司(AMC)的背景,研究所承担着对集团数千亿级投资项目提供严谨研究支持的重任。“浮皮潦草的概念型研究可能导致集团承受巨额损失,这是绝对不可容忍的。”这种强风险管控需求,倒逼团队必须锤炼扎实的基本面分析能力和长期估值判断能力,将“买方思维”内化为研究标尺。
在程远的推动下,研究所的定位也实现了关键跃升,转型为“研发中心”。其职能已超越传统研究范畴,主动出击开发上市公司资源,深度串联投行、资产管理、股权质押融资、破产重整等证券公司全业务链条。“我们不是被动响应需求,而是主动成为驱动公司业务发展的‘发动机’。”这种主动开发模式成效显著:近一年来,研发中心为集团提供了数十个重大项目的深度研判,涉及资金规模超千亿元;同时为证券业务线成功开发落地项目数十个,成为推动公司交易佣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的核心动力。
数据显示,在程远出任研发中心负责人期间,信达证券研究业务实现突破。2019年至2022年间,其研究佣金收入实现14倍增长。
信达证券公告
2025年6月30日,信达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聘任程远先生为副总经理,程远由此成为信达证券唯一一位80后高管,也是近年来唯一擢升的业务干部,其职业路径成为业内“研而优则仕”的又一代表。
赛道前瞻:三大结构性机遇的价值解码
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市场整体性投资机会略显匮乏,但结构性机遇正悄然涌现。程远在深入研判市场趋势后指出,创新药、消费价值迁移、科技应用三大领域,有望成为投资者捕捉机遇的关键赛道。
程远认为,在创新药领域,中国正迎来突破的“元年”。“过去我们总认为创新药离我们很远,但其实有一批人在‘海平面之下’深耕,”程远形容道,“一旦浮出水面,将呈现‘惊涛骇浪式’的爆发。”他援引中国制造业由易到难的升级路径——从纺织家电到手机、新能源车,再到如今创新药的突破,这是产业链竞争力自然延伸的结果。而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正加速这一进程,部分国产新药数据已可比肩国际水平,标志着巨大且可持续的市场空间正在开启。
在消费领域,尽管消费大盘承压,但程远敏锐指出结构性机会在于“价值迁移”。一方面,伴随居民富裕程度提升,消费正从“实用价值”向“情绪价值”跃迁。“这不是经济压力的产物,而是文明进步的体现,”他解释道。老铺黄金突破传统金饰定价逻辑、潮牌服饰受全球追捧,都印证了设计感、文化认同带来的情绪溢价已成为新消费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中国文化自信在消费领域的投射。另一方面,经济环境也催生了“极致性价比”赛道的繁荣。蜜雪冰城等企业的爆发式增长,正是通过优化供应链、颠覆传统渠道,满足了大众对高性价比消费的刚性需求。
对于AI等科技的应用层落地,程远坦言具体爆发时点难以精准预判,“如同判断冬天必下雪,但不知哪天下第一场雪”。面对这种不确定性,程远的策略是“双管齐下”:一方面牢牢把握确定性高的上游基础设施(如算力等);另一方面,构建强大的前沿跟踪与快速响应能力。他以“铲子与金矿”作喻:算力等基础设施(铲子)是确定性需求,而应用层爆发(金矿)需等待技术成熟与监管适配。
“但当某个应用真正爆发并引发行业变革时,我们必须能第一时间识别其连锁反应,”他强调,这依赖于跨行业深耕的专家团队和对产业变化的敏锐嗅觉。
在技术浪潮席卷金融领域的当下,数字化转型与金融科技应用也成为券商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今年年初,信达证券正式宣布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测试,聚焦业务场景与组织效能的协同进化,构建覆盖“研究支持、合规管控、运营提效、客户服务” 的智能化应用矩阵,并启动内部应用场景验证。“研究员通过AI处理基础数据搜集、行业纪要整理等环节,效率提升显著。尤其面对新技术、新概念时,研究员能快速获取知识脉络,缩短研究链路。不过,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科技应用必须谨慎。”程远补充道。
程远最后强调,捕捉新兴赛道的机遇,核心在于回归深度研究与产业洞察。券商研究向“精品化”转型的趋势,正是要求机构摒弃浮于表面的概念炒作,以扎实的基本面分析和前瞻性视野,为投资者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锚定真正具有长期价值的结构性机会。信达证券“投研一体化”的实践,正是为了锻造这种深度赋能投资决策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