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琳海洋诗集《入海的长笛》研讨会在京举办-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26 11:00:00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叶玉琳海洋诗集《入海的长笛》研讨会在京举办

字体:

  10月20日上午,叶玉琳海洋诗集《入海的长笛》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活动由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诗刊》社、福建省文联主办。叶玉琳是闽东诗群代表诗人之一,《入海的长笛》是其近年海洋诗歌创作成果的集中体现。该作品入选了2023年度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和2025年度福建省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指出,叶玉琳是“闽东诗群”中成就突出、风格鲜明的代表性诗人。其海洋书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探索,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诗歌回响,是“闽东之光”引领下缔结出的诗意果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向阳表示,叶玉琳笔下的海,不是简单平白的抒情对象,而是融合了个人生命经验与丰富象征意蕴的意象。谢冕谈到,叶玉琳是“大海的女儿”,是“大地的女儿”,她的事业与大地有关,跟大海有关。海的女儿信守着她对海洋的承诺,叶玉琳的执着令人感动。

  龚高健、李东河、岳雯、陆开锦、黄国辉、刘颋、吴思敬、林秀美、黄其辉、王山、张清华、耿占春、大解、罗振亚、树才、胡弦、何言宏、敬文东、杨庆祥、陈培浩、王士强、李壮、刘伟雄等与会研讨,《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发来书面致辞。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叶玉琳作为海洋诗人,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坐标和定位,她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叶玉琳的海洋诗歌是将她从海里获得的人生体验,从海水中尝到的咸涩与鲜甜以诗意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给我们带来别样的阅读体验。她的诗集在“绘形”之上“立心”“传神”,凸显海洋文化的骨骼和血肉,更传递了海洋文化背后人的精神脉动。叶玉琳诗歌所呈现的明晰特征,来源于她对语言精确性的要求,叶玉琳用她的记忆重构大海,赋予大海以人文的色彩。她对海洋的书写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我们汉语诗歌中海洋的语义。

  会上,叶玉琳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诗集《入海的长笛》,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计蕾接受捐赠并颁发入藏证书。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江伟)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世纯】